
匯包裝官方微信
您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情況:蘋果、橘子、大鴨梨,田間地頭的農產品滯銷情況總會出現,價格低廉出售卻依然無人問津。而在大型商場超市,同樣的水果盡管價格昂貴但是銷路依舊很好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此種情況的發生?從低價到高價,從滯銷到暢銷,也許你缺少的只是一份精美的包裝!今天致富幫來為您揭示一些藏在“包裝”里的小秘密。
包裝為何如此重要?
俗話說,“人靠衣裝馬靠鞍”,現如今,產品包裝是整體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絕大多數產品都要經過包裝后生產過程才算完成。在現代市場營銷中,對商品包裝的要求越來越高,早已不再拘泥于過去的那種保護商品,方便攜帶的功能。
心理學研究表明:在人類接受的信息總和中,由視覺器官獲得的占83%,聽覺占11%,嗅覺占3.5%,觸覺占1.5%,味覺占1%。因此,通過包裝設計,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,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,是農產品營銷者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。
包裝成本應如何計算?
但是農產品的包裝會不會帶來成本的提升呢?關于包裝到底需要花費多少成本的問題,其實是因產品而異的。農產品要適當分級,而包裝又恰恰是消費者最先了解產品檔次與品質的媒介,所以包裝也需要結合產品的特點來確定。
那么究竟應該如何界定我們的包裝應該用多少成本呢?讓我們來聽聽農業部農村項目實用人才導師張暉的觀點:
“多數農產品在包裝上的總體原則有三個字,一個是俗,一個是雅,另一個是高。說道俗,因為原生態的農產品就是從土里刨出來的,有些看起來大紅大綠的包裝很能反映來自農村的信息和特色,這種包裝比較簡單,如果你能做到簡易、成本比較低,也能把問題說清楚,包裝俗一點也是可以考慮的。”
張暉老師提到的“俗”,是針對大多數一般農產品而言的,既然附加值不高,就要突出產品的土氣和產地特征,在包裝上不要花太多錢,但要給人以獨具匠心的設計感。
以黑龍江盛產的普通東北大米為例,過去我們看到的所謂包裝就是三十斤、五十斤的大米裝在麻袋里,沒有美感也沒有個性。但是在超市里可以見到一款包裝很有特色的大米,選擇用結實的牛皮紙袋包裝,有五斤裝和十斤裝,外面用一層類似東北花棉襖一樣帶圖案的大紅布纏成一圈,在紙袋上端做成一個別致的提手狀,方便消費者攜帶,看起來又很美觀大方,有東北人的熱情和親切感。這樣的大米五斤裝的賣38元,十斤裝的賣68元。雖然不能和高檔的五常大米相比,但在普通的東北大米中已經脫穎而出了!
定位與規格雙管齊下
針對一般農產品而言,這個俗體現在外是一種特色包裝和平民定位,但是有兩點要特別注意,第一是切忌“錯位”,第二是把握好產品規格。
切忌“錯位”是說包裝既要突出產品品質和地理特色,也要和消費者能夠承受的心理價位相吻合,總體原則是簡約而不簡單。如果包裝上過于花哨高檔奢華,反而破壞了農產品自身的土氣,給人造成名不副實的錯覺。
從規格上來講,正如上文中舉的例子,大米是五斤裝和十斤裝的,為什么不是五十斤裝呢?那樣的話就不能手提了,原本非常人性化的手提設計就沒有意義了。而且我們在網店里買水果也會發現,很多賣家的水果是一箱10只裝或者12只裝,已經不再論斤賣了。
8天,3000個包裝盒從設計、制作到交付,我們對客戶的認真不是說說而已!
有人說過:“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!”有時,也許只是一面之緣,可是因為你的認真,就能被記得很久
想不到這次的征集活動,竟然吸引了一位特殊的設計師
匯包裝平臺主辦的第一屆“新中國風”茶葉盒設計征集活動到目前為止,已經收到近百例包裝作品!
提交成功后請接聽您的專屬呼叫中心系統客服電話